自2008年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来,合阳县始终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建设理念,狠抓建设、分配、管理三个环节,凝心聚力、创新机制,取得了一定成绩。近年来,随着保障房的大量入住,后续管理成了工作中的“重头戏”,为进一步规范后续管理工作,在上级各部门的指导及支持下,转变观念,积极探索,做到了管理有序、高效运行,逐步向精准化管理迈进的新局面。
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实现精细化动态监管
在已配租的保障房小区设立综合管理中心,申请对象持《准予入住通知书》、申请人及共同居住家庭成员2寸照片各一张,在综合管理中心办理入住手续。同时建立“一户一房一台账”的动态监管模式,《合阳县公租房管理台账》包含了工程概况、房源情况、申请人基本情况、共同居住家庭成员照片、房屋设施使用情况、租金收缴情况、入户核查情况、年审情况、退出管理情况等9方面内容,设立台账的目的在于全面建立入住家庭的管理档案,使小区管理员对入住家庭的情况做到“底子清、情况明”。


建立了保障房动态后续管理机制,住房保障管理人员对承租户采取定期走访、不定期抽查的方式,对承租户进行“三核查”,即人像证件录入核查、水表电表运行核查、台账住户碰面核查。通过“三核查”机制的实行,及时了解公租房的使用情况,掌握住户人口及收入变动情况,防止骗租、转租现象的发生,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,做到了精细管理、高效运行,确保其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。
设立智能化档案室 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
为规范管理,方便查阅档案,购置了密集式电子档案柜,实行了智能化档案管理,分为工程管理、公共租赁住房、廉租住房、经济适用住房、限价商品房等类别。按照“一户一房一档”的方式留存,内容包含历年来保障对象的申请审核资料、租赁合同等相关档案。同时将其相关信息一并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,实现在线检索预览,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价值,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检索速度又保护了纸质档案的存档质量。(杜丽娟供稿)


